1.获得天气资料的方法

苏州天气预报微博热搜_苏州天气预报微博

识破天气谣言的小攻略有:关注预报部门、时间、区域,揪出“三无产品”关注预报时效,短期预报最准确关注权威发布渠道,不做预报小白

1、关注预报部门、时间、区域,揪出“三无产品”

天气预报发布有三个基本要素一定要说清,发布单位、发布时间和影响区域。谣言天气预报,不写哪个气象台发布的,没有发布时间,影响区域更是放之全国而皆可,这让每天做局部地区预报的预报员们情何以堪。

2、关注预报时效,短期预报最准确

目前公众接触到的天气预报主要是短期预报,也就是未来3天到7天的天气情况,这段时间的预报是数值预报数据+人工修正,准确率会相对高一些。8到15天,甚至更长时间的中长期预报,因为距离时间越长,数值模式的误差积累就越大,所以只能参考。

3、关注权威发布渠道,不做预报小白

关注中国天气网微博、微信公众号,每天权威发布的气象信息,此外,中央气象台、各地方气象台微博微信以及各大权威媒体都是我们可以获取天气预报信息的正确途径。

天气预报除了给我们日常出行穿衣做参考,还对农牧业生产、工程建设、防灾减灾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预报的权威不容挑战。

扩展资料:

2008年曾出现过最冷寒冬

2008年1月10日开始,我国接连遭遇四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总体上看,那次气象灾害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影响重的特点。

持续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了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西、重庆、广东、浙江、福建、四川、陕西、江苏、云南、甘肃、河南、青海、西藏、山西和上海等20个省(区、市);很多地区为50年一遇,部分地区百年一遇,属历史罕见。

经分析,2008年1月份欧亚地区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直接原因,太平洋上强烈发展的拉尼娜则是引起大范围环流异常和低温雨雪冰冻的“幕后黑手”。由于2008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影响太过令人印象深刻,于是,“2008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拉尼娜+今年将现最寒冷冬天”的组合,就成了吸睛利器。

潇湘晨报-今冬将遇60年来最寒冷冬天、最严重降雪?气象专家辟谣

获得天气资料的方法

现代天气预报有五个组成部分:

1、收集数据

最传统的数据是在地面或海面上通过专业人员、爱好者、自动气象站或者浮标收集的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数据。世界气象组织协调这些数据集的时间,并制定标准。这些测量分每小时一次(METAR)或者每六小时一次(SYNOP)。

气象卫星的数据越来越重要。气象卫星可以集全世界的数据。它们的可见光照片可以帮助气象学家来检视云的发展。它们的红外线数据可以用来收集地面和的温度。通过监视云的发展可以收集云的边缘的风速和风向。不过由于气象卫星的精确度和分辨率还不够好,因此地面数据依然非常重要。

2、数据同化

在数据同化的过程中被集的数据与用来做预报的数字模型结合在一起来产生气象分析。其结大气状态的最好估计,它是一个三维的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风向的表示。?

3、数据天气

按照物理学和流体力学的结果来计算大气随时间的变化。

4、输出处理

模型计算的原始输出一般要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成为天气预报。这些处理包括使用统计学的原理来消除已知的模型中的偏差,或者参考其它模型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5、制作过程

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在电脑上制作全国气象形势图表(就是天气预报节目的背景图);主持人站在一块蓝幕前“指指点点”,讲解天气(如何把握各个地区的位置,主持人只有一个秘诀——死记硬背);中心进行影像合成,在电脑上用图表代替蓝幕;中心将制作完毕的节目传送到中央电视台。

扩展资料

在收听天气预报时,常常听到“今天白天”、“今天夜间”等时间用语和“多云”、“阴”、“晴”等气象用语。

“今天白天”是指上午8:00到晚上20:00这12个小时;“今天夜间”指20:00到次日早上8:00这12个小时。“晴”指云量占10—30%;“多云”指云量占40—70%;“阴”指云量占80—100%。

气象单位对降水量标准的规定,有12小时和24小时两种标准。12小时降水量级标准是:“小雨”指的是降水量0.6—5毫米;“中雨”的降水量5.1—15毫米;“大雨”15.1—30毫米;“暴雨”30.1—70毫米;“大暴雨”70.1—200毫米。

24小时降水量级标准是:“小雨”降水量指的是1—10毫米;“中雨”的降水量指的是10.1—25毫米;“大雨”降水量指的是25.1—50毫米;“暴雨”指的是50.1—100毫米;“大暴雨”是100.1—250毫米的降水量。预报时间没有超过12小时,就是指12小时降水量级标准。

如果预报今天白天或晚上有雨雪,则指的是12小时内的降雪。如果预报今天白天到夜间有中到大雪,则指的是24小时内的降水量。除12.24小时预报外,还有48小时预报,72小时预报,还有未来天气分析等。

因为气象局每日提供给电视台,广播台,各大报纸的预报只有三次:早上,中午,晚上。对于突然的天气变化不能及时地作出预报,怎样才能及时地了解到突然的天气变化情况呢。从2009年9月开始,中国开通了121气象热线。

平均每两小时就有一次新的预报,及时准确,方便快捷。例如扬州的121气象热线,可以同时接听60门电话,话费与普通的市话相等。大多数城市气象台(局)都开通官方天气微博。

获得天气资料的方法:气象局、天气预报APP、智能音箱、社交媒体等。

1、气象局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气象局都会在其官方网站上提供天气预报和实时天气信息。通过访问,我们可以获取到当地的天气预报、气温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等详细数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气象局可能会有不同的网址,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来查找。

2、天气预报APP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人习惯使用天气预报APP来获取天气信息。这些 APP 通常会提供实时天气数据、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气温曲线图、紫外线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等。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知名的天气预报APP,如AccuWeather、Weather Underground、小冰天气等。

3、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也可以帮助我们查询天气情况。只需通过语音指令,比如“今天天气怎么样”、明天会下雨吗”等,智能音箱就会通过互联网连接到天气数据源,为我们提供最新的天气预报信息。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智能音箱品牌,如Amazon Echo Google Home、小爱同学等。

4、社交媒体

许多气象机构和气象爱好者会将天气信息发布到社交媒体上,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Twitter 等。关注这些账号,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发布的天气资料来获取最新的天气情况。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的天气预报账号,比如微博上的“微天气”、“中国天气网”等。

天气预报的内容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就中国而言,气象台准确预报寒潮、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出现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

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气象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某区域或某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它是大气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对人们生活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