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天气预报24小时查询_太康天气
1.关于谷雨的古诗
2.《兰之味》文言文如何翻译?
太阳,给人们带来光明,带来希望。在人类社会早期,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关于太阳的神话,而且早期太阳神神话中,太阳都与鸟有密切的关系。
一、金乌与扶桑树在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在人间的化身是乌鸦。在古埃及人那里,鹰是太阳神的化身,而在北美印第安人的观念中,鸟(代表太阳)和蛇(代表大地)结合,孕育出印第安人。最敬重太阳神的玛雅人,也认为乌鸦是日神的化身。
金乌
而在中国,关于太阳和鸟关系密切的神话传说也有很多,最著名的当是后羿射日神话。《淮南子》记载:“ 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太阳的形象就是金乌,金乌被射死,太阳也就随之消亡。《淮南子》是汉代成书,但太阳是金乌这一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先秦时期成书的《山海经》中记载: “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这里还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金乌的栖息地是扶桑树。
古代太阳神话中,都会提到扶桑这种神奇的树木。太阳的化身金乌生活在东海中叫做“旸谷”的地方,这里长着一棵扶桑树,此树高300里,而金乌就栖息在这棵树上。
三星堆 青铜神树
在先秦文献中,扶桑还有其他名字,《山海经》中有“若木”的称呼,《庄子》中也是这样称呼的。在现实世界中,桑树是不可能长在海水中的,那么扶桑树的传说是怎么来的呢?根据学者研究,“扶桑”在最早的语言中代表的是海水到天空之间,太阳放射出来的光辉所渲染的云彩,因为形状像树木,所以古人就将其想象成一棵神木。随着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人们就对海中有扶桑树,太阳就栖息于此越来越确信。秦汉以后,扶桑逐渐发展为一个东方的地名,以至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扶桑成为日本的代称。
剧中的扶桑树
二、后羿射日的历史内涵后羿射日是中国最著名的神话之一,那后羿是何人呢?他射日的故事仅仅是个传说吗?在古史中,后羿是东方的东夷族人,与中原的华夏人群并不是一个族群,后羿曾一度进入中原。约在夏代的太康之时,太康无道,民不聊生,有穷氏的首领“羿”就率部赶走了太康,但羿自认为善射,无人能敌,便骄奢*逸起来,所以王位很快又被夏人给夺了回去。
后羿
后羿射日实际上象征着古代的一次历法改革。在上古时期,天上虽然没有10个太阳,但是有10个月数的计时制度,也就是一年有10个月,一年365天,分配给每个月36天,剩下的5天作闰。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百姓就认为一年中的寒暑变化之所以很大,是因为天空中有10个太阳分别掌管10个月。但是我们都知道,在经历过很多个轮回之后,月份对应的世界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造成天气寒暑与对应季节不符合的情况。
后羿进入中原取代夏朝王室的地位,并“因夏民行夏政”。东夷族用的历法与上述华夏族用的历法不同,他们用的是大体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阴历月。在神话的构造中,变成了后羿射下9个太阳,只留一个太阳每日当值。
后裔射日
但是这种解释也有牵强之处,无法让大家都信服。所以有学者指出,后羿射掉九日是因为当时有九个作乱的部落,后羿征服了九个部落,恢复了天下的安宁。无论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后羿射日的神话背后体现的,应该是后羿当时做出了变革性的事迹。
三、古代的太阳祭祀尽管有后羿射日的传说,但中国古代对太阳神仍是十分崇拜的。中国历代帝王都对太阳进行祭祀,即所谓 “中春祭日,中秋夕月”。
中国古人认为,人类始祖是伏羲和女娲,而伏羲的“羲”字,学者认为是指太阳。从伏羲传到太昊,再传到高阳,直到黄帝,可以说都是太阳神的变名。在汉代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中,就有伏羲为日神、女娲为月神的形象。
马王堆帛画
《楚辞》中也记载了中国南部早期的太阳神信仰。楚地神话中的太阳神是东君。《东君》一篇的开首四句写道: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楚地的神是人格化的,相比于中原的太阳神是金乌,东君则是一位驾六条龙所拉之车驰骋的英俊少年。东君每天沿着既定的轨道从东方出发,然后到西方。《东君》一篇描写了楚地祭祀太阳神的盛大场面,在举行了盛大的歌舞活动后,东君才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缓缓出场,场面十分美好。
傅抱石《九歌图册》 东君
四、各民族的太阳传说在中国更南部的地方有更丰富的太阳神话。南方很多民族都有射日的神话或史诗,尤其苗族的射日神话就有多种。
在苗族神话中,天王和地王挖出了9个太阳和9个月亮,庄稼都枯萎了,英雄“棵”射落了八日八月,剩下的一日一月便躲了起来,英雄叫公鸡给唤了出来。其他神话大体情节与之相似。
苗族
在彝族神话中还有一个“埋太阳”的神话,天上出现了7个太阳,快把人们都晒死了,一个叫阿拉的英雄背着篮子,把6个太阳摘下来,埋在了土里。
纳西族地区的太阳神更离奇,旱魔放出来9个太阳,与原来的太阳一起工作。当地寨子里有个美丽的英古姑娘,为了拯救乡民,主动前往龙宫求救。她翻山越岭到达海边后,凭美妙的歌声吸引了龙宫三王子。二人情投意合,龙王也很满意,命龙三王子随她回乡救急。可惜龙三王子也不敌旱魔,这时,一位大神经过,看到惨状,便命一条雪龙助阵。战胜旱魔之后,大神命令雪龙吞下7个太阳,让雪龙将第八个太阳背在背上使其变冷,放在夜空中当月亮。
纳西族
独龙族的传说中,天上本来有一公一母一对太阳,一位英雄将公太阳的眼睛射瞎了,于是他便只能晚上出来做月亮。母太阳则藏了起来,猎人让公鸡每天喊她出来。猎人死后,灵魂上了公太阳上,变成我们能看到的月亮上的黑点。这种“射日成月”的神话高山族中也有。月亮来自一个太阳,其实反映了先民认为月亮的光来自于太阳的朴素观念。这的确也是科学事实。
独龙族
北方民族的太阳神话中也有射日的传说,如满族、蒙古族、藏族等,都有英雄人物射日的故事。
放眼世界,印度和美洲也有多个太阳神话。世界各民族不约而同地都有太阳神话,这个现象作何解释呢?这应该是人类早期经历过一个大干旱时期,而先民无法解释这个现象,便不约而同地构想出关于太阳的神话传说。这就如同世界各族都有大洪水的传说,中国有大禹治水,西方有诺亚方舟,可能人类早期共同经历过一个洪水泛滥的时期。
大洪水神话
文史君说太阳崇拜是世界上许多民族的主要信仰,在各民族的太阳神神话中,有许多太阳是神乌的信仰。远古时期,先民的认识能力有限,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主要源于观察,于是就认为太阳和鸟一样,是会飞行的,而太阳就是最厉害的神鸟——金乌。商人追溯自己的祖先时,就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就是金乌,说明商代也是极其崇拜太阳神的。世界很多民族的信仰中,都有关于太阳的神话,说明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对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的阐释,有一定的共同性。
参考文献萧兵:《楚辞与神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何新:《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的太阳神崇拜》,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
杜觐位:《上古太阳神话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关于谷雨的古诗
超级月亮(Supermoon)是指月亮距离地球近距离的状态,2011年3月19日,月球到达19年来距离地球最近位置,它与地球的距离仅有35万多公里,从地球上观看,月球比远地点时面积增大14%,亮度增加30%,号称“超级月亮”。2012年的“超级月亮”于5月6日晚现身夜空。
所谓超级月亮,在天文学研究中并没有这个词语,这是由西方占星师首先提出来的。通俗地说是指月球距离地球较近距离的状态,一般仅仅指出现在“近地点”时刻的月亮。“超级月亮”的出现是由月亮运行的轨道决定的。和很多天体的运行轨道一样,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相对轨道是椭圆形的。所以,月球在绕地公转时与地球的距离并非固定不变的。
产生原理:月球概况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月球和地球岩石的精细测量表明,月球形成的年龄为45亿年,而地球的形成年龄约为44.8亿年。月球表面岩石的年龄一般均大于31亿年,表明月球的演化主要是 超级月亮在其形成后的15亿年内进行的。月球现今是一个内能接近枯竭而活动近于僵死的天体,仅有极其微弱的月震活动。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1/81,月球的平均密度为3.34克/立方厘米,只有地球平均密度的60%。月球与地球的平均成分差异很大,月球比地球富含难熔元素,匮乏挥发性元素和亲铁元素。月球比地球缺水,比地球还原性强。月球的公转是围绕地月系统质量的质量中心旋转,月球的公转平面与地球的赤道面并不一致。
人们对月球的了解不断加深,2011年1月,科学家通过分析11年阿波罗号放置在月球上的地震探测器发回的信号,透露月球与地球结构有些类似。月球内部也有核、幔、壳的圈层状结构。月球的核心是一个半径接近150英里(约241公里)的固体,外面裹着半径约为205英里(约330公里)的液态外核。与地球不同的是,月球核心外面还有一层半径接近300英里(约482公里)的部分为熔态的边界层。地月距离 月球轨道上距离地球最近的那点我们称为“近地点”,反之则是“远地点”。月球每绕地球旋转一圈,都会经过一次近地点一次远地点。据测量,月球位于近地点时,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6.3万千米,而位于远地点时,平均距离为40.6万千米,两者相差达到10.41%。所以,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月亮位于近地点的时候比它在远地点时要大出不少。在2011年3月19日,月亮与地球的距离只有35.7万千米,比近地点的平均距离还要近1.84%,所以看起来就会更大一些。
月球绕地球转时,其运行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因此月球跟地球之间的
近地点的月亮和远地点的月亮距离不断变化,人们看到的月亮大小也会有所不同。当月亮运行到近地点时,此时月亮离地球最近,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是当次周期最大、最亮。由于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同时地月系统又是一个多天体影响的复杂系统,这个朔望月(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最短有效时间)和下个朔望月轨道必然就有所变化,在若干朔望月的近地点当中,也必有那么一个是比较贴近地球表面的,而有可见成为所谓的“超级月亮”。从以往的天文资料来看,有记录的“超级月亮”出现时间似乎也是有规律
超级月亮
可循的;而评判超级月亮的地月距离标准却不那么好把握,没有所谓的临界距离,似乎只能根据以往的说法执行“判例法”。而这个裁定权往往在有影响力的媒体,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和炒作性。“超级月亮”的概念“太模糊”,一点儿也不“亮”。
天文家们通过模拟测算得出,2011年3月19日,月球近地点这天,月球离地球的距离只有221567英里(约35.6万公里)。而我们已经知道,地月平均距离384400千米,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近地点距离 363300千米,远地点距离 405500千米,偏心率约为0.0547。
《兰之味》文言文如何翻译?
关于谷雨的诗句整理如下:
1、谷雨已近花欲尽,秉烛夜饮朝坐曹。——梅尧臣《送胥平叔寺丞赴洛》
2、及得归时谷雨余,已剪轻衣换袍袴。——黄庭坚《奉和慎思寺丞太康传舍相逢并寄扶沟程太丞尉》
3、正过谷雨初晴日,分得西都大半春。——张耒《同李十二醉饮王氏牡丹园二首·吹尽纷纷桃李尘》
4、涨洛暮连诸谷雨,秋云低抱半山阴。——张耒《牛谷口》
5、冷落韶光谷雨寒,一年孤负倚阑干。——范成大《简毕叔滋觅牡丹》
6、西都花市锦云同。谷雨贡黄封。——曹勋《诉衷情·西都花市锦云同》
7、谷雨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曹勋《金盏倒垂莲·谷雨初晴》
8、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曹勋《庆清朝·绛罗萦色》
9、前效谷雨放茶旗,昨日重三转酒池。——项安世《伯父生朝》
10、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乾隆《观茶作歌》
11、常见牡丹开候,独占断、谷雨风流。——赵秉文《满庭芳·遗山乐府中附以上周泳先辑》
12、一朵千金,帝城谷雨初晴后。——李铨《点绛唇·一朵千金》
13、谷雨初晴,榆烟新换,楝风微动。——张翥《水龙吟·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14、茶苗封谷雨,书叶寄苹风。——王谌《简章伯和》
15、笑拟条风戏,装迟谷雨催。——杜安世《巫山一段云·笑拟条风戏》
16、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元绛《映山红慢·谷雨风前》
17、却愁取次都开尽,辜负清明谷雨天。——邵伯温《郡治五绝》
18、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19、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曹组《水龙吟·晓天谷雨晴时》
20、谷雨初干可自由,荷锄原上倦还休。——柯九思《索阳庄瓜寄玉山》
21、莫失春回约,江城谷雨前。——齐己《送赵长史归闽川》
22、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23、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崔护《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
24、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曹邺《老圃堂(一作薛能诗)》
25、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仇远《浣溪沙·红紫妆林绿满池》
26、谷雨深春近,茶烟永日香。——方回《治圃杂书二十首·芍药抽红锐》
27、三朝前谷雨,寒甚过时谋。——方回《怪梦十首·三朝前谷雨》
28、各将谷雨崖烟写,独许溪鸥野鹭知。——方回《次韵送张文焕·深愧衰残蒲柳姿》
29、是日已尝谷雨茶,是岁木星守南斗。——方回《记游自次前韵》
30、谷雨已过又梅雨,故山犹未致新茶。——方回《索云叔新茶》
31、谷雨天时尚薄寒,梨花开谢杏花残。——朱有炖《元宫词·谷雨天时尚薄寒》
32、莺花眼界人烟外,蚕麦生涯谷雨余。——仇远《春日田园杂兴》
33、谷雨宜晴花乱开,一壶春色聚书斋。——仇远《书斋》
34、云弄轻阴谷雨干。半垂油幕护残寒。——贺铸《翦朝霞·云弄轻阴谷雨干》
35、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薛能《老圃堂》
36、嫚黄妖紫间轻红,谷雨初晴早景中。——李山甫《牡丹二首·嫚黄妖紫间轻红》
37、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周朴《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38、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崔国辅《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39、谷雨共惊无几日,蜜蜂未许辄先甜。——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40、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梅尧臣《四月三日张十遗牡丹二朵》
41、节候初临谷雨期,满天风日助芳菲。——蔡襄《十八日陪提刑郎中吉祥院看牡丹》
42、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陈允平《过秦楼·谷雨收寒》
43、花风摆脱老红去,谷雨将迎稚绿来。——艾性夫《春晚》
44、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林逋《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45、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王贞白《白牡丹》
46、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王贞白《白牡丹》
47、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陆游《春日·春来日日困春酲》
48、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院院夸。——陆游《闲游·过尽僧家到店家》
49、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许浑《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50、寒食初过谷雨前,轻衫短帽影翩翩。——陆游《湖上·寒食初过谷雨前》
51、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王士祯《春不雨》
52、谷雨收茶早,梅天晒药忙。——高启《姑苏杂咏·临顿里(十首)·载酒携山榼》
53、叶过谷雨花犹在,衣近梅天润易生。——高启《田园书事》
54、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唐寅《牡丹图·谷雨花枝号鼠姑》
55、平康驴背驮残醉,谷雨花栏费朗吟。——唐寅《漫兴(十首)·一身憔悴挂衣襟》
56、香灯不起维摩疾,樱笋难酬谷雨春。——唐寅《漫兴(十首)·驰驱京国罨头尘》
57、风情缸面清明酒,节物山头谷雨茶。——程嘉燧《过孙履正东林庄居(同方民表丈)》
58、灵源洞口旗枪,五马来乘谷雨尝。——王穉登《题唐伯虎烹茶图为喻正之太守三首·灵源洞口旗枪》
59、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徐渭《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
60、蒸茶复刈麦,俱及谷雨前。——蔡羽《思田园·园田二三月》
61、老怯麦秋犹拥褐,病逢谷雨喜分茶。——文征明《暮春·南风十日卷尘沙》
62、谷雨后来花更浓,前时已见玉玲珑。——司马光《其日雨闻姚黄开戏成诗二章呈子骏尧夫·谷雨后来花更浓》
63、鄙哉谷雨枪与旗,多不足贵如刈麻。——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
64、条风与谷雨,其功固难量。——王之道《因纳上人寄题望江张氏春晖亭诗》
65、扫松预造清明酒,入峡先租谷雨茶。——戴复古《清明前梦得花字》
66、夷门子弟逞豪华,不念西京谷雨花。——晁说之《赠京师少年在海陵者》
67、谷雨秧芽动,楝风花信来。——舒岳祥《春晚寄二林》
68、种浸清明后,雅耿谷雨前。——舒岳祥《趋农》
69、谷雨赊犹半月期,禁烟花事已纷披。——程公许《题花十绝句·谷雨赊犹半月期》
70、春满四郊耕谷雨,云屯万灶饱炊烟。——李曾伯《杨州宴交代丘总领乐语口号》
71、夭红浓绿总教回,更待清明谷雨催。——晁补之《次韵李秬约赏牡丹》
72、苹风引钓鱼随艇,谷雨催耕水拍田。——李弥逊《和陈颖仲题刘鞠祠》
73、溪云谷雨作昏翳,思快饮消沈烦。——王洋《尝新茶》
74、谷雨都无十日间,落红栖草已斑斑。——刘子翚《宿云际偶题》
75、枝枝血染花风晚,萼萼愁开谷雨晴。——董嗣杲《杜鹃花》
76、谷雨供汤沐,黄鹂助笑谈。——王禹偁《牡丹十六韵》
77、茶烟静拂听琴鹤,谷雨轻笼锄麦人。——王禹偁《和陈州田舍人留别·淮阳冰绽柳条新》
78、条风吹笋苞犹嫩,谷雨催花色渐乾。——苏颂《再和暮春》
79、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元稹《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
80、月波半浸杨柳,谷雨初匀牡丹。——李石《扇子诗·月波半浸杨柳》
81、未容谷雨泪胭脂,且趁晴风小小吹。——李石《扇子诗·未容谷雨泪胭脂》
82、烹来似带吴云脚,摘处尘无谷雨痕。——王令《谢张和仲老宝云茶》
83、谷雨笋茶俱俊美,条风杞菊竞甘腴。——刘过《春日即事·久客无人问所须》
84、诗写梅蓊月,茶煎谷雨春。——黄庚《对客》
85、千声凤吹朱门里,一番花香谷雨前。——蔡襄《寒食乐词》
86、谷雨春江暮,茶烟晓寺晴。——陈允平《酬同志》
87、莫有同盟者,多煎谷雨茶。——叶茵《道院·园林悭十亩》
88、谷雨已十日,不散阴云顽。——邓肃《飞萤》
89、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李适《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90、谷雨郊园喜弄晴。满林璀璨缀繁星。——曾觌《浣溪沙·谷雨郊园喜弄晴》
91、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苏轼《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92、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落絮游丝三月候》
93、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94、事君勤职贡,茗先谷雨。——梅尧臣《送刘郎中知广德军》
95、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王贞白《芍药》
96、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孟浩然《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白居易《仆射来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难并之说诚哉是言辄…兼简尚书》
98、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99、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齐己《谢中上人寄茶》
100、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齐己《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101、谷雨亲蚕近,花朝拾翠连。——王逢《宫中行乐词·明月窥彤管》
102、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杨朝英《双调·水仙子·自足》
103、谷雨林中先紫笋,郁罡山口足黄鹂。——张雨《闰三月三日北山看花不与盟》
104、牡丹牡丹吾语汝,三月八日始谷雨。——康海《题王秀才牡丹图》
105、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廖融《书伍彬屋壁》
106、栽时白露,开时谷雨。培养工夫良苦。——刘敏中《鹊桥仙·观接牡丹·文津阁本中庵集六》
107、谷雨初收时候,向魏紫屏帏,舞袖斓斑。——袁易《声声慢·寿张仲宝·乔木所居亭名》
108、谷雨催秧蚕再眠,桑女伴罢秋千。——舒邦佐《春日即事五首·谷雨催秧蚕再眠》
109、已过清明谷雨天,燕忙莺懒蝶蜂翾。——游九言《暮春》
110、识冷烟催谷雨,须知澹日养花天。——程珌《流觞西湖用范左史韵》
111、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朱槔《谷雨》
112、仙峤多灵草,纷披谷雨前。——王恭《山人以春茗见寄赋以荅之》
113、节换榆烟火,花残谷雨天。——李昌祺《送人之京》
114、蓝堆山续开皇诏,仙掌茶抽谷雨旗。——袁宏道《示度门》
115、谷雨催田父,花时到海棠。——方孝孺《遣病·其九》
116、谷雨江南佳节近,惠泉山下小船归。——文征明《煎茶诗赠履约·嫩汤自候鱼生眼》
117、一番谷雨,晓来香透帘栊。——尤侗《河传·其四·四》
118、郭外轻阴爽气多,风光谷雨近清和。——李流芳《过积善庵悼双林长老》
119、谷雨无几日,溪山暖风高。——楼璹《织图二十四首·下蚕》
120、快快插禾,清明谷雨天气和。——郑鹏《禽言三首·其一》
121、洛阳谷雨红千叶,岭外朱明玉一枝。——完颜璟《云龙川泰和殿五月牡丹》
122、已过谷雨春将暮,未见花开。——顾太清《丑奴儿·春日偶成》
123、数花风,逢谷雨。绿暗旧年树。——龚翔麟《祝英台近·谷雨,课童子修灌花木》
124、过清明,还谷雨。杨柳丝丝,化作愁千缕。——宁调元《苏幕遮·过清明》
125、桃花欲放条风后,茶蕊新供谷雨前。——李虚己《和汝南秀才游净土见寄》
126、花已清明近,茶将谷雨前。——黄彦平《田家春日二首·迟日芳众草》
127、六朝风物秦淮水,三月春情谷雨茶。——吴山《秦淮舟集同刘李诸夫人分韵》
128、谷雨樱桃落,薰风柳带斜。——谢希孟《樱桃》
129、立夏少半月,谷雨是今朝。——滕岑《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湫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立夏少半月》
130、俗祀勾龙招近局,僧逢谷雨寄新茶。——董纪《草堂偶书》
131、社鼓冬冬催谷雨,炊烟续续过清明。——钱谦贞《清明后晚出北城至顶山寺登白龙庙作》
132、似带高秋清冽意,谁夸谷雨剪新芽。——范景文《同汪未央王太初尝秋茶》
133、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方太古《谷雨》
134、敬亭山下故人家,谷雨晴时正摘茶。——郭奎《寄陈教授敏·其一》
135、石井桐花晚,江城谷雨寒。——赵汝回《春吟》
136、茶到山中分谷雨,酒从地上品丹泉。——胡奎《送人回馀杭》
137、金齑细斫秋风鲙,玉髓新烹谷雨茶。——胡悌《赠章伯高(二首)·共是多情惜岁华》
138、开籯淡淡楚山馨,入眼纤纤谷雨青。——黄衷《楚邸致新茶》
139、暖烟夹道清明近,香雪飞空谷雨晴。——史谨《柳庄为朱德辰赋》
140、瓦缸满注春泉碧,谷雨晴时分藕植。——柯潜《吟室盆荷》
141、物色冬青树,时新谷雨茶。——田登《巴风》
142、社烟随仗,谷雨落青旌。——童承叙《雨中送驾和研冈二首》
143、谷雨年年僧送茶,近来无复及贫家。——王人鉴《谢人送茶》
144、谷雨园林万绿齐,名花惊见舞青霓。——文彭《陆子虚园赏舞青霓牡丹》
145、茶全烹谷雨,春半及花朝。——雪浪法师《松寥阁与堪公夜坐看月晨起值花朝连春分纪事》
146、谷雨曾沾青帝泽,薰风又卷赤城霞。——赵秉文《五月牡丹》
147、帝城谷雨见黄鹂,关外风光大较迟。——范梈《赠盛复之之官宣德》
148、清明谷雨香山道,脆管繁弦平乐楼。——杨弘道《中都二首·其一》
149、可怜谷雨是明朝,又当花谢时节。——毛奇龄《西河·春后雪》
150、谷雨携筐摘嫩芽,大棚顶畔是侬家。——蔡碧吟《台阳竹枝词·其二·谷雨携筐摘嫩芽》
全文: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翻译:
兰花的香气,不是可以贴近闻嗅品赏的。它的香气似有似无,时断时续,飘渺萦回,它的清纯以情致韵味胜出。兰花的香气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所以称她是吉祥(或是善)。
兰花,兼有各种颜色,但它的色彩素淡清纯、含蓄温润,绝不是姹紫嫣红、艳丽眩目的,使人能够得到无穷的视觉愉悦和心灵的感受,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兰花的形态意趣,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会来描绘把画画得像。
兰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类,不可以亵玩,但又是“不可以一日无此君”的。兰花的情韵,实在是难以穷尽的。
创作过程:
张大复壮岁曾游历名山大川。初患青光眼,凭微弱的视力坚持写作、教书。原本家底殷实,因请江湖游医铁鞋道人医治眼疾,典卖祖传字画、良田,但越来越重,至40岁失明。一度还患有偏头痛、伤寒、肺炎等疾。
除了短时间在朋友的衙署里担任幕僚,主要以口述的方式让人记录整理除了名著《梅花草堂笔谈》,记下自己设馆、作幕、出游的见闻,包括著名人物的言行、家乡风土人情、灾荒与兵寇、水利沿革以及昆曲的兴起与发展等。
此外,他还完成了《嘘云轩文字》、《昆山人物传》、《昆山名宦传》、《张氏先世纪略》等著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