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汉中龙头山的作文有哪些

2.洪灾灾情报告

南郑县天气_南郑县天气15天

立秋不能出门。

立秋不能出门这里说的出门主要指的是出远门,在古人看来,立秋是一年之中非常重要的节气之一,所以在这个节气到来的时候,会有很多讲究和注意事项,而立秋当天不能出门也是其中一个讲究。此时气场处于混沌未开的状态,所以要尽量避免进行比较重要的活动,例如结婚、搬家、出行、开市等。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启始性节气。

立秋的习俗

在民间,有在立秋戴楸叶的习俗,楸叶就是楸树的叶子,楸树最可以长到3丈,楸叶嫩时时红色,老后只有叶柄是红的。在古时人们认为立秋戴楸叶可保一方平安,《临安岁时记》中就有记载: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楸叶,以应时序。戴楸叶的习俗现在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都还有传承,如河南郑县在立秋时节男女都要戴楸叶。

在山东地区的人们会去捡来楸叶,剪成各种花样,有的拿来佩戴在胸前,有的用来插在头上。立秋戴楸叶,意味着秋天来临。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描写汉中龙头山的作文有哪些

诸葛亮没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只是懂得看天象,从而能够推断出天气而已。

正史上,诸葛亮只是起到了拉起联盟的作用,真正的战斗,于他无关,更别谈啥借东风了。

主要成就

政治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经济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据考古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时各地在继承和学习古代开发利用水利经验的基础上,又不断增修了大批塘、库、陂池等水利设施。仅勉县就增修了能蓄十万立方水的水库三十七个;塘与陂池达三百多个;冬水田至今仍有五万多亩。

上述实事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3]

军事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诸葛亮像

洪灾灾情报告

描写汉中龙头山的作文有哪些如下:

龙头山国际 旅游 度区位于陕川交界处米仓山主梁,汉中市南郑县小南海镇境内,系米仓山山系。听朋友介绍,它是国家AAAA级景区。

森林覆盖率达96.5%,年平均气温7.4 ,最高海拔2336米,以奇石、云海、彩林、雾凇四绝著称,素有“天然氧吧”,“动植物基因库”之美誉,自建成以来在网络上很是爆红,值得一游。

趁着期,怀着按耐已久的心情,迫不及待赶往此地。为便于有充足的游玩时间,前一天傍晚,我们下榻了汉中市酒店,当地的天气阴沉沉的,看预报有小雨,晚上十点多市区果然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听着窗外哗啦哗啦的雨滴声,心情不由得失落起来,心里想,这下糟了,明天可能到龙头山玩不成了。

晚上暂短休息了几个小时,第二天大清早,收拾完毕就匆匆来到了酒店外面的车前,观望是否下雨,好在天已晴朗,此时沉闷的心情也变的活跃起来,我们兴奋的坐上了开往龙头山景区的专车。市区距离龙头山景区不是很远, 汽车 行进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就到了。

下了车,环视景区周围,这里的山下却依然零星的下着毛毛细雨,浓雾环绕着山峦,天公真能和我们作对,反复的在干扰我们旅行的心情。既来之,则安之。顺其自然吧,自己在心里默默的安慰。

还好,由于专人提前预订门票,我们没等多久就拿到了。看着多数人都在买雨衣,为方便游玩,我也顺便买了一件,早上八点,随着人流,我们疾步前行,按排队顺序,坐上了缆车,索道全长2公里,透过缆车玻璃看脚下,云雾缭绕,山峦依稀笼罩在云雾之中,不一会儿就到达云梯处,下了缆车,眼前豁然开朗,视野开阔了许多。

2017洪灾灾情报告1

 县防指:

 6月7日,我乡遭遇雨,乡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将值班人员安排到岗到位,值班人员手机24小时畅通,随时关注灾情。

 灾情发生后乡党委、高度重视,乡党政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到达重灾村指导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并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奋力抗洪救灾。现将大演乡受灾情况汇报如下:

 据初步统计,全乡7个行政村不同程度受灾,持续强降雨引发了道路塌方、山洪等自然灾害,交通一度中断,水利设施水毁严重,淹没水田、电力、交通和通信等设施有一定的损毁。具体情况如下:

 永福村:外胡田沟渠(敬老院后)水毁40米,乌林坑河坝水毁100米,上畈田埂冲毁50米,全村水田淹没80亩。

 青联村:青一组胜家坡河坝水毁100米,青六组前头畈河坝水毁8米,另有20米坝基冲空,青一、二组田埂冲毁200米。青一、二组和尚庙水田冲毁5亩,青三组金鸡碗水田55亩被洪水淹没。

 剡溪村:香源线陈田段严重塌方,交通中断3个小时,和平组前坡畈水田冲毁15亩。

 新联村:螺丝排塥冲毁缺口3米。

 67洪水全乡水毁总损失达 600余万元。

 特此报告

 2017洪灾灾情报告2

 入汛以来,我市出现了五次强降水,特别是9月5日以来,全市范围出现一次持续连阴雨过程,局地降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部分县区遭受洪涝灾害,镇巴、南郑等县受灾较重,现将防汛救灾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雨情汛情灾情

 (一)雨情。9月5日20时至11日16时,全市505个测站降水,其中50—100毫米的122站次,100毫米以上的252站次,点累计最大降雨量为镇巴永乐520.4毫米,南郑红春林和镇巴三溪、红鱼累计降雨量超过400毫米;南郑碑坝、广家,西乡骆家坝和镇巴青水、向家坪、大池、简池累计降雨量超过3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镇巴大部和南郑、西乡局部,尤其以9—10日两天降雨较大,9日镇巴永乐降雨量高达291.9毫米,为特大暴雨;10日西乡骆家坝142.6毫米,属大暴雨量级。

 (二)汛情。受此次强降雨影响,全市江河支流共发生起报流量以上洪水31场次,警戒流量以上洪水7场次,其中较大的有湑水河9月11日7时升仙村站最大流量1080立方米/秒(警戒流量1000立方米/秒),9月10日13时泾洋河堰口站最大流量1008立方米/秒(警戒流量1000立方米/秒)。

 (三)灾情。截止9月11日16时,9月5日以来的暴雨洪水造成南郑、镇巴、佛坪、略阳、西乡等县64257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2759人,因灾倒房134户288间,严重受损房屋280户589间,一般受损房屋643户1438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154公顷、成灾2030公顷,绝收470公顷,初步统计灾害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1亿元。

 镇巴、南郑两县受灾较为严重。镇巴县26876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089.6万元,紧急转移安置948人,因灾倒房109户238间,严重受损房屋196户351间,一般受损房屋366户739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367公顷,县内多处道路被毁,三溪、简池集镇房屋、街道积水严重,广场、学校均不同程度进水被淹;简池镇暴发的山洪冲断了一煤矿矿区两座水泥桥,两辆运煤车被冲进河里,无人员伤亡。南郑县5052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835.4万元,紧急转移安置1434人,因灾倒房9户18间,严重受损房屋24户57间,一般受损房屋86户176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47.公顷,造成县内多条县乡道路水毁严重,前往福成、碑坝的交通中断。

 入汛以来,我市先后遭受了“5.9”、“7.8”、“8.6”、“8.29”和“9.6”五次较大的暴雨洪涝灾害,全市6县区7.99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被淹,民房倒塌,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给群众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全市累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9亿元。

 二、防汛救灾工作情况

 在防抗暴雨洪灾工作中,市委、市高度重视,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科学指挥,取有效措施,有力有序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洪救灾,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一是领导重视,快速反应。接到气象降雨预报和省防总防抗降雨工作安排后,市委、市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魏增军、王建军及市委、市分管领导多次到市防汛办了解降雨情况、河道水情、天气演变趋势等,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防汛值守,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严防持续阴雨裹加暴雨引发山洪、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9月11日,增军、建军同志冒雨赶赴南郑、镇巴受灾最重的乡镇,察看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在一线领导救灾的基层干部。市召开常务会议专门听取防汛和救灾情况汇报,研究安排下一步工作措施。联系县区的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第一时间赶赴县区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督导落实防抗措施。9月9日,雨势增强,市防汛指挥部发出《关于切实做好近日强降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作出了具体安排。市、县、镇防汛责任人全部上岗到位,强降雨期间各县区,特别是南郑、镇巴、宁强等县都有一名党政主要领导坐镇防汛办指挥,协调、督导、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二是加强应急值守,及时研判预警。市、县(区)、镇加强领导带班值班和应急值守力量,严格24小时值班,一小时降雨达到20毫米报警阀值时,及时预警提醒到县区、镇村。市防汛办根据监控指标,及时向镇巴和南郑降雨较大的镇进行电话提醒,指导督促落实防御措施,防止发生人员伤亡。9月5日以来,市气象部门每天做好滚动预报,及时发布暴雨预警;水文部门加密测报河道流量,根据上游降雨和水情,及时预测预报河道来水,观测河道水情流量,给基层撤离转移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加大对水库、水电站、尾矿坝、山洪地质灾害、滑坡点、校舍以及城镇低洼易涝区等危险地段巡查。

 三是及时启动预案,积极抢险救灾。暴雨洪灾发生后,市县党委、立即进入实战状态,落实防、抢、撤方案,组织转移受灾群众。市、县民政部门及时派出了多个工作组赶赴受灾镇村,指导安排受灾群众生活,镇巴、南郑已紧急下拨棉被200床及部分食品、饮用水等基本生活物资,用于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及生活救助。交通、电力、电信部门派出抢险技术人员分赴受灾县区紧急抢修道路、通讯、供电设施。镇巴、南郑、西乡及时启动全县或镇村防汛应急预案,将受威胁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镇巴撤离转移9个镇群众4人,南郑转移撤离福成、碑坝两镇群众450人。9月11日19时,市减灾委办公室启动了自然灾害救助四级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迅速响应,取有效措施,强化安全教育,全力确保防汛救灾人员安全,防止次生灾害、衍生灾害发生。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据气象部门预报,本次降雨将持续至15日,期间仍将会发生局部暴雨。这次降雨是我市今年汛期降雨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局部强度最大、灾情相对严重的一次。由于前期降雨偏少,加之我市历史上发生秋汛洪涝灾害较多,由秋汛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形势严峻。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和省防总的要求,高度戒备,进一步落实防汛责任,狠抓措施落实,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防汛值班,保持信息灵通。市、县(区)、镇(街道办)和承担防汛责任的部门立刻转入实战状态,取消休。各级防汛责任人全员上岗到位,重大雨汛过程所涉及区域的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坚持在降雨时段内全程在岗值班,坚决杜绝擅离职守,密切监视雨水情,确保信息、指令畅通,主动防范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

 (二)加密研判会商,及时启动预警。市、县防汛指挥部进一步加强对雨情、水情、汛情的`综合研判,重点关注局地、高强度暴雨过程,强化监测预警,按规定及时报告联系县区防汛的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适时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

 (三)加大隐患排查,防范次生灾害。迅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分组到点对各防汛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排查。对河道险段、病险水库进行拉网式巡查,做到“天下雨、人上堤(库)”,确保险情早发现、早抢护、早治理;对中小河流沿河村庄、集镇人员、大鲵养殖户等进行重点排查,禁止任何河道内作业和相关人员滞留河道;对中心城区易发生内涝的低洼区、危旧房屋等重点部位进行逐街道逐点检查,保持道路排水通畅;对全市209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严密监测,进一步夯实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群防群策责任,细化撤离避险措施,一旦超过降雨预警量级,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防、抢、撤工作到位。坚决防止决堤、溃坝、内涝、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发生,确保不出现人员伤亡。

 (四)加强救灾查灾工作,妥善安排群众生活。妥善解决好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准确掌握受灾群众缺衣、缺被、缺粮等基本情况,及时安排和拨付救灾资金及物资,确保受灾地区“四通”——通路、通电、通讯、通水,确保受灾群众“四有”——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洁净水喝,保证灾区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五)坚持靠前指挥,严明防汛纪律。进一步夯实行政首长负责制、灾情统一报告制、领导联系重点区域等工作制度。一旦发生险情、灾情,联系县区的市级领导和包抓部门的负责同志在第一时间赶赴联系点现场靠前指挥,实地检查了解灾情,深入一线督促指导防汛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对违反防汛纪律的单位和人员,坚决严查严处,确保防汛政令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