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安徽登上全国“热”榜第一,全球持续高温,是否与全球变暖有关?

2.安徽马鞍山 14 日 14 时气温居全国高温榜第一,当地究竟有多热?

3.安徽出梅气温历史同期最高

未来40天安徽天气_安徽未来几天天气

安徽地处中纬度地带,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安徽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在中国气候区划中,淮河以北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的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综观而论,安徽气候条件优越,气候丰富。充沛的光、热、水,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但由于气候的过渡型特征,南北冷暖气团交绥频繁,天气多变,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常有旱、涝、风、冻、霜、雹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一、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安徽省各地四季分明,“春暖”,“夏炎”,“秋爽”,“冬寒”的气候明显。若按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候平均气温<10℃为冬季、>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那么安徽省各地四季分配大致是:春秋各2个月,夏冬各4个月,冬夏长,春秋短。因南北气候差异明显,淮北冬长于夏,江南则夏长于冬。季节的开始日期,春夏先南后北,秋冬先北后南,前后约差5─15天,春季差别最大,夏季差别最小。

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属于温和气候型。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1~4℃之间,夏季7月平均气温为28~29℃左右,年较差各地小于30℃,所以大陆性气候不明显。除少数年份外,一般寒期和酷热期较短促。全省年降水量在750─1700毫米之间,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等特点。淮北一般在900毫米以下,江南、沿江西部和大别山区在1200毫米以上,1000毫米的等雨量线横贯江淮丘陵中部。山区降水一般随高度增加,黄山光明顶年平均雨量达2300毫米。从全国降水量分布图上看,安徽省雨量比较适中,一般年份都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春温多变,秋高气爽

4、5月是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过渡时期,南北气流相互争雄,进退不定,锋面带南北移动,气旋活动频繁,天气气候变化无常,因此,时冷时暖、时雨时晴是我省春季气候的一大特色。春季气温上升不稳定,日际变化大,春温低于秋温,春雨多于秋雨。3、4、5月三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0─38%,自北而南增大。江南雨季来得早,全年雨量集中期在4、5、6三个月,沿江西部、屯溪、祁门一带春雨甚至多于夏雨。春温低、春雨多,特别是长时间的低温连阴雨,对早稻及棉花等春播作物的苗期生长不利。秋季,除地面常有冷高压盘据外,高空仍有副热带暖高压维持,大气层结比较稳定,秋高气爽,晴好天气多。

9-11月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5-20%左右,南北差异不大。因此,安徽省各地常出现夹秋旱和秋旱。少数年份,在夏季风撤退和冬季风加强过程中,气旋、锋面,带来的秋风秋雨,对秋收秋种不利。

四、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梅雨期最长为(1954年)达57天,梅雨量超过正常年份降水量的1─2倍,发生了百年不黄山遇的洪涝灾害。1958、1959、1966、1967、18和1994等年,由于梅雨期很短或者空梅,造成了严重干旱乃至百年未见的大旱。可见梅雨量的多寡与安徽省旱涝灾害及农业生产的关系极大。

夏雨集中是季风气候的特征之一,是雨带由南而北缓行的结果。我省夏雨集中的程度由南向北逐渐加大,6、7、8三个月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33─60%。

沿江、江南春、夏雨量几乎相当,江淮之间夏雨占40─50%,淮北大多数地区占50%以上。夏季是农作物生长旺盛的季节,需水量大,夏雨集中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但过于集中,雨量过大,则易出现涝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危害。

最新!安徽登上全国“热”榜第一,全球持续高温,是否与全球变暖有关?

一、天气趋势

1、降水趋势

未来10天(5月30日-6月8日),主要降雨区位于江汉、江淮、江南北部和东部、华南、四川盆地东部以及云南南部等地,累积降雨量有50-70毫米,其中江西东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中部和福建北部及四川盆地东北部等地有100-150毫米,局地可达200毫米左右;此外,新疆沿天山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北部、黄淮西部和南部、四川盆地中西部及青藏高原东部等地降雨量一般有15-40毫米,其中陕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中东部的部分地区有50-70毫米,局地有90-130毫米。

二、主要天气过程

5月31日-6月3日,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黄淮西部和南部、江汉、江淮、江南和华南等地自北向南先后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到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6月4-5日,江南南部及华南地区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有一次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的天气过程。

三、重点关注

1、长江中下游有强降雨

31日至6月3日,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次强降雨过程,累积降雨量有40-80毫米,部分地区有120-180毫米。6月4-8日,江淮、江南中北部无明显降雨。

2、华南部分地区有高温天气

6月1-3日,受西太副高影响,华南、江南南部的部分地区将出现35-37℃高温天气。

四、未来11-20天天气趋势预报

预计6月9-18日,我国降雨落区有所北抬,雨势总体不强,主要降雨区位于西南地区东部、江淮南部、江南及华南,累积降雨量一般有30-60毫米,其中江南南部、华南的部分地区有80-130毫米;主要降雨时段在9-11日、13日前后和17日前后;此外,新疆西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等地降雨量有10-30毫米。

安徽马鞍山 14 日 14 时气温居全国高温榜第一,当地究竟有多热?

这种极端天气确实跟全球气候变暖有关,所以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需要主动保护环境。

在全国很多城市相继出现高温酷暑天气之后,有些地方的高温天气已经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的高温天气也导致了一系列的旱情,很多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在国内出现高温天气的时候,全球范围内的气温也在进一步升高,可能欧洲地区的高温天气也突破了历史记录。

安徽地区登上了全国最热第1名。

当各个城市相继出现高温天气之后,安徽地区的高温天气格外显著,很多城市的白天气温达到了42℃以上,40℃以上的城市的数量已经达到了8个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了,因为在往年的正常天气里,安徽地区的气温一般不会突破40℃。除了安徽地区之外,包括全国多数城市在内的全球气温的温度也在进一步升高,很多国家和地区也迎来了历史级别的高温天气。

这个情况跟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之所以这样讲,主要是因为整个北半球的夏季气温非常容易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在北极的冰川陆续融化之后,我们会发现北半球的城市会因此而出现一系列的极端天气,北半球地区的气候系统也变得更加不稳定。在这样罕见的高温天气之下,不仅很多人的工作因此而受到了影响,有些地区的高温天气甚至出现了人员致死的情况。

总的来说,高温天气不仅发生在国内,整个北半球都笼罩在高温的天气之下,很多国家和地区不得不推出紧急的应对措施。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之下,以后的高温热浪天气可能会成为一个常态。

安徽出梅气温历史同期最高

今年的安徽有多热,可以说是我出生以来感受到最热的一年。安徽的高温天气在国内位居前列,而马鞍山的高温天气在安徽更是“首屈一指”,已经成为自1961年来,马鞍山站有完整气象记录的最高气温。

根据中新社报道“15日,安徽省马鞍山市最高气温为41.4℃,这是该市自8日以来连续8天最高温度超过40℃。其中,14日,马鞍山最高气温达42.7℃,被网友戏称“热成全国第一”,也成为1961年马鞍山站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极端最高气温”

我有个高中同学是马鞍山的,昨天我们聊天,他说“马鞍山热上热搜”了。猛然听到这话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然后他告诉我今天他们那里41度了,家里的空调已经持续“奋战”两天两夜了。听到这里我也瞬间明白,原来说的是天气啊。同时对此,更是感同身受。

上个星期周末回老家,安徽淮南。周六的温度显示是39度,周天的温度“略胜一筹”,达到40度。回家两天,基本没有迈出门槛。我的小侄子光着脚从房屋跑到门外,然后以闪电般的速度又跑回来屋里,三岁的小孩子,嘴巴蹦出一句“烫脚”,而后待在房间里不愿意再出去。

今年的天气的确是比较“反常”,太热了,根据有关媒体报道安徽省平均的高温天数已经36天了,比同年要多出20天左右。不过即使这么热,安徽还是没有拔得头筹,只能排在第三名。第一名、第二名分别是江苏、重庆。

这么热的天气,也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用电危机,二是一些庄稼地出现了干旱的情况。

用电危机主要体现在城市里有些工厂已经被限电,厂里上午上班,下午则选择休息。或者是奇数日期工作,偶数日期休息等等。除此之外,农村用电也相对紧张,有时候会因为高压负载量不够导致跳电闸。庄稼地就不细说了,很多地方都在想方设法找水源,因为这个时期正是水稻田抽穗的时间。

当然,天气过于炎热还会使得人体出现一些异常的反应。所以在这里也要提醒上班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防暑。工作、赚钱的确重要,但是也要保护好自己,不要拿自己的安全去开玩笑。

安徽梅雨期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高温日数异常多

梅雨期全省平均气温29.4℃,较常年同期异常偏高2.9℃,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期间高温与强降雨天气并存,沿江江南和江淮之间高温日数分别为8天和6天,其中江淮之间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第四多。

相关内容:

未来十天累计降水量,淮北地区50到80毫米,局部80到120毫米; 江淮之间40到70毫米,局部70到150毫米;江南20到40毫米,局部40到80毫米。与常年相比,淮北地区接近常年,江淮之间较常年略偏少,江南偏少5成左右。

预计11-15日全省大部分地区、16-17日准河以南最高气温36到 38℃,局地可达40°C左右; 18-20日全省最高气温31到34°C。